通常我们在一些关于车身安全的技术贴里,都会听到“刚性”这个词,但其中大多提到的刚性都是直接与被动安全产生关联的车身刚性,简单来说,这里的刚性指的是车辆有多“硬”。而这里我们所提到的车身扭转刚性,实际是在说这台车有多“软”,或者说是韧性有多高,如果这两种说法还是不够直观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车身对抗变形的能力”。
当我们提到一台车的车身刚性,提到所使用的钢材强度是多少Mpa,还有包括笼式车身结构等等在内的参数与技术时,通常都是与车辆的防撞能力挂钩的,换言之,只有当车辆发生意外碰撞,或是进行专业的碰撞测试时,我们才能知道结果最终如何。但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我们日常驾驶过程中所遇到的,或者说是经常遇到的却是面对车身扭转刚性的情况。
比如在我们自驾出游遭遇路面起伏、单车轮通过左右不对称起伏路面,甚至是在城市里偶尔上下路沿时,这种车身扭转刚性都在帮助我们保持车辆的安全性或者是说完整性。在我们的印象里,车辆通常都是保持了高度完整的,但其实在这些状况下凯时k66娱乐,车身无时不刻不在产生面板、结构之间的挤压,甚至是细微的且可还原的变形,而车身扭转刚性便会在这些情况下产生作用,它会直接决定车辆应对车身变形的抗扭能力,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对抗变形的能力。
那么,对于我们的用户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去判断车身扭转刚性的强弱?又如何借此去注意日常用车安全呢?就像我们在一个由多档次、多车型参与的扭转刚性横评视频中所见到的一样,六款不同档次、级别的车型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单轮通过测试,而车身变形最直观的便是判断车辆的尾门是否可以成功关闭,或者说关闭的难易程度、闭合严密程度如何。
当车辆遭遇非常规挤压时,会在不同角度上产生不同的扭力,这些扭力会对车身结构产生冲击,并导致细微变形的发生,而在车辆具备较强车身扭转刚性时,这些冲击会被有效抵消,从而保持车身结构的完整性,而这样的完整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让车门启闭等日常操作更正常,或者说是更流畅,而在于其能够对转向臂、连杆、大梁乃至大部分关键机械硬件、配件等产生保护作用,从而确保综合用车与驾驶的安全性。
除了直接决定车辆整体安全性外,车身扭转刚性对于舒适性也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前面提到的细微变形除了在诸多专业测试外,还会出现在日常驾驶用车的方方面面,比如通过一次起伏较大的坑洼路面、比如上下一次横向角度不对称的斜坡,甚至是一些单侧车轮过坑的情况,这些细微变化都在发生,当车辆车身扭转刚性较差时,这些细微变化会更容易积累成为质变,最终导致底盘悬架/车身结构的松散、机械配件异响,从而降低整车驾驶与乘坐的综合舒适性。
那么,既然车身扭转刚性这么重要,我们一般消费者应该怎么去评判呢?在以往以燃油为主的汽车市场当中,即便是老司机们也会以价格作为评判扭转刚性的模糊标准。通常定位越高的车型即便是在一些碰撞测试中遭遇滑铁卢,但其会十分注重车身扭转刚性,因为这不光关乎安全,也将会影响车辆在操控、舒适等环节的综合体验,这是一些顶级豪华品牌安身立命的资本。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先于传统燃油汽车进行了生产架构与车身架构的升级,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将电池与底盘或车身进行了一体化打造,就比如比亚迪通过e平台3.0纯电动架构带来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其在实现电池、车身一体化的同时,也实现整车扭转刚性大幅提升了70%,直接超过了40000N·m/°,该数据被认为是界定百万级豪车的金标准之一,这直接颠覆了我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将这种百万级豪车标准直接用在了20万级海豹之中,或许新能源汽车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制造行业的冲击已经不仅限于我们以为的“新三化”方面,也早早深入到了这样直接决定了整车综合素质的内核之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