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集团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风采 强思翰:“穿山越岭

2024-02-24 03:17 分类:凯时k8官网首页 来源:admin

  海拔2700多米的西天山南麓终年积雪,随着施工现场机械的转动和马达的轰鸣,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新疆G219线昭温公路建设项目二标段项目经理强思翰带领团队正奋战在该项目重难点工程——西天山隧道的建设中。

  该隧道地处高寒、高纬度、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地区,是国内公路隧道埋深最深的隧道、目前国内首条横穿冰川的隧道,施工环境极其恶劣。强思翰率团队在天山无人区苦战数月,克服高原缺氧、缺水、缺电,食宿简陋、物资保障难、无通信网络等重重困难,终于迎来了西天山隧道出口端的顺利进洞施工。

  入职时,强思翰被分配至中交一公局五公司。在参加完两轮培训后,他前往武汉,担任武汉荆门高速(简称武荆高速)公路项目技术员一职,主要负责工程现场的常规技术、材料、进度、安全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作为职场新人,强思翰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或场面。“之前想过工作、生活条件会比较苦,没想到工作内容比较复杂,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还需要沟通技巧。”

  一次,强思翰将图纸给到工人,并将要求、标准同时告知。待到验收时,他发现和图纸有一定偏差,提出需要返工,工人却并不情愿。最终在上级与班组开会研究后得以返工。经过一番思考与总结,强思翰明白,“工人传统的观念是认为自己有经验,有用的全都做了,没做的是没有用的。要多换位思考,改变沟通方式方法。”

  深知经验、资历不足是自身的短板,强思翰抓紧一切机会向工作年限长的老同志多请教,并主动帮助工人做一些事。“有时候现场比较乱,会帮他们收拾。”久而久之,真心实意的付出,令工人逐渐开始认可他。

  经过两年的历练,强思翰对工程的理解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应用,专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自2009年起的7年间,强思翰先后在京化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和甘肃省兰永沿黄一级公路建设项目(第九合同段),历任工程部部长、项目副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无论在何岗位,他都兢兢业业、拼劲十足,日积月累的辛勤付出,为此后担任项目经理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兰永沿黄一级公路为甘肃省“十二五”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主线公里,关键性控制工程太极岛特大桥全长4.35公里,其中有780米位于黄河牛鼻子峡深水区中,河床下切严重且地势狭窄,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极高。作为施工现场负责人和“太极岛特大桥”青年突击队队长,强思翰带领团队验算钢管桩在岩层河床锚固的安全性,优化施工方案,最终将栈桥施工方案从780米优化到490米,节约施工成本500多万元。他参与的科技创新成果“自行式整体液压箱梁模板”,实现了箱梁预制施工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模板安装速度快,能够有效加快施工进度且需要人工较少,达到了箱梁预制高效、安全、经济的目的。兰永项目先后被评为交通运输部、原国家安监总局2015年度“平安工程”、中交一公局“2017年度优质工程奖”、“2017-2018年度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

  2016年,在工作中已能够独当一面的强思翰,遭遇了迄今为止职业生涯最大的挑战——甘肃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简称渭武高速)。

  渭武高速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十三五”交通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岷县隧道是渭武高速定西段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项目穿越两处断层破碎带,全隧围岩等级均为V级软岩,施工中涌水、坍塌频发。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

  担任项目经理的强思翰带领团队坚守施工一线多个日夜,与软岩大变形的隧道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鏖战。

  在建五年来,隧道内共发生大塌方41次、大涌水13次、大变形19次,日最大变形量达每天500毫米,最大变形累计收敛达1930毫米。初支拆换拱达499米,占隧道总长的12.4%,被业界专家称之为“世界级难题的公路隧道”。“以前我们打隧道,不管怎么样会成轮廓,但这个隧道不是,它一直在不停变形、释放能量,能量还非常大。传统的工程措施、材料、设备抵抗不了。”

  为了便于处置突发情况,强思翰带着现场技术人员干脆把“家”和办公室都搬到了隧道成洞段的“集装箱指挥部”——不足九平米潮湿又闷热的空间,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他们在里边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

  岷县隧道大变形最严重时,钢拱架被挤压收敛至193厘米,达到设计极限变形量的9.6倍。现场施工基本进入了支护——变形——拆换——支护——再变形的恶性循环,不仅严重影响工期、增加施工成本,而且人员的士气也受到了打击。最艰难的时候,2018年隧道左线米。“正常打隧道,一年1—2公里。这个是打完又破坏了,总是在原地踏步。”

  项目进入举步维艰的被动形势,作为有着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强思翰明白自己决不能放弃,他咬牙坚持,一边给团队做思想工作鼓劲,一边寻找遏制大变形的办法。“越难越靠凝聚力,就是靠党性支撑,靠班子引领、党员带动,最艰巨的岗位交由党员负责。”

  他多次邀请国家级试验室进行咨询、现场试验论证,最后依托“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突破性跨行业从煤矿行业引进支护新技术——NPR恒阻锚索,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及其团队进驻岷县隧道,与项目团队一起开展技术攻关。

  通过围岩下沉变形监测反馈,采用NPR恒阻锚索支护技术,可有效抑制软岩大变形的发生,岷县隧道月平均进尺由原来的18.5米提高到了40米左右,同时能将围岩变形量基本控制在300mm以内,不但减少了费用损失及工期延误,还大大降低不安全因素。

  与此同时,强思翰带领项目团队不断探索、总结,配套制定了NPR恒阻锚索在公路行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规范和预算定额,填补了行业空白。

  入职中交16载,强思翰先后参与了甘肃太极岛特大桥、洮河特大桥、岷县隧道、百花隧道等典型工程的建设,从技术员稳步成长为公司管理者,曾获甘肃省省列重大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中交一公局集团第二届“十大品牌员工”、中交“优秀员”,荣获中交集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诸多荣誉。

  近日,强思翰被评选为中交一公局集团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先感谢集团公司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工作在偏远山区,虽然辛苦,但会留下很多回忆。这些年看到行业技术、装备进步,见证了国家科技和制造业在发展。通过我们施工,使国家基础路网逐步完善,老百姓用我们修的路能走出去,给他们生活提供便利。我感觉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特别有满足感和成就感。”